对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学习与思考
肇庆学院工会 杨 帆 邱 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教师,其职业特征就是育人。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职能的履行者,作为以德育人的主要实施者,其思想道德水平决定着教育成效,决定着教育者的道德品质。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它是教师的立身之本、立教之本,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理想、信念、态度、规范和情操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是促进高校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加强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指教师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一名合格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在思想上崇尚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崇高的教育目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关键在于师德建设。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高等教育质量能否持续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工程能否真正收到明显效果,同样在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于教师队伍的素质能不能持续提高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师德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般的职业道德,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与创造性特点决定了师德不同于一般道德的特殊性。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广大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能培育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人才。师德体现在方方面面,而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践行师德的最基本要求。爱岗敬业不仅体现了诚信、尽职、图强、服务社会的崇高师德,而且体现了奉献社会、奉献人生的执著信念,刻苦拼搏、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敬业、爱生、博学、严谨”的教风和“勤学、多能、踏实、求真”的学风。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新时期培养人才的需要,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培养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责任感以及献身精神,克服重才轻德倾向,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要充分利用校园里的各种宣传工具,加强师德师风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倡导良好的师德师风,让师德师风深入到每位教师的精神生活与内心世界,促进师德规范内化为教师的道德良心,并落实在教师的道德行为上。
二、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
加强师德建设,仅仅重视个人修养,仅仅要求教师自律是不够的,还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制度的建设。要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并采取切实有效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进行规范,充分发挥法规制度的约束力作用。要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工作,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建设水平。
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主流是好的,涌现出一大批在师德建设中起表率作用的优秀教师。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爱事业,甘为人梯;热爱学校,乐于奉献;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等。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对师德的认知上存在问题。部分教师认为讲好课就是好老师,评职称不看师德表现,过得去就行了,进而带来对自身师德要求放松和淡化,不求上进,缺乏进取精神。二是在教师管理上存在误区。重视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培养,轻视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学历、职称、科研成果,不注重思想道德的考察。三是师德建设实践滞后。缺乏长远规划、具体目标和可行性措施。往往造成师德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有的单位认为抓教学科研是硬任务,抓师德建设是软任务,学校各部门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四是师德建设缺乏规范。不少单位对师德建设的要求缺乏统一的规范,没有严格的制度;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些规范,但却没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制度和规范形同虚设,没有约束力和强制力,不能真正形成弘扬正气的舆论氛围。
因此,应切实加强师德修养,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是高校长期而十分重要的工作。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教育工作全局的大事,纳入教育事业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要将师德建设作为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逐步探索、构建“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为保证,以活动为载体,以典型为示范,以考核为手段”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
三、强化师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教师肩负着育人的神圣使命,因而社会对教师的品行比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更高的要求。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是规范的,是学生学习的模范,也是社会各界学习的模范。
师德建设就是要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通过教育和管理手段,规范教师行为,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良好、道德品质高尚、业务精、教学质量过硬的教师队伍。首先,师德建设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要有一个公民应有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水准,符合社会主义新时期公民的基本要求;同时教师应有高于一般公民的品质即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依法从教、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的师德要满足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其次,制定师德规范和评价体系要体现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要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用以规范教师的行为。最后,师德规范和评价体系要具有规范、约束、激励和导向作用。师德规范的作用在于使广大教师按照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地履行对社会、学校和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激励教师追求理想的职业道德,进而达到不断完善自我和提高育人水准的目的。在约束机制中,要充分体现思想教育和规范引导相结合、榜样示范与激励约束相结合和岗位实践与行为养成相结合的原则,把师德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利益紧密挂钩,在职称评聘、评先选优中,采取“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规范落实到实处。
我国历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社会对教育行业和教师职业充满了尊重之情,学生要尊敬老师,老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只有教师人格、品格的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质量、水平的提升,才有学校办学水平、整体实力的提升。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通过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实施细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育人准则等操作性较强的制度,对教师提出明确的师德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自尊自励、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和志存高远,付出教师的真情、真心、真诚,真正成为学生的益友;践行学术规范,成为学生的严师;勇于创新,创优良业绩,成为学生的良师;敬业、勤业、乐业,成为学生爱戴的师长。
四、加强人文关怀,发挥工会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
加强师德建设,把以人为本的观念确立为师德建设的关键,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提出的要求。在当今以人为本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重构师德的内容,着力研究怎样让教师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从教氛围,研究在新时期如何增强教师的师德能力、道德选择能力以及同不良诱因作斗争的能力。要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师德观念,按照具有人文关怀的思路去构建师德建设,把师德建设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以及社会各界,都应当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尽其责,相互配合,把道德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高校工会要在学校党政领导下,发挥工会职能,积极参与、配合做好师德建设的各项工作,在师德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是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大力宣传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各级组织对师德建设的认识;宣传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要求和师德规范的内涵,引导广大教师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精神支柱和动力。
二是配合上级工会和学校做好各种评优表彰活动。大力宣传学校教职工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的师德风范,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向先进模范学习,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是加强人文关怀,高度重视教师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随着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面对的压力也空前增加。据省教育工会的一项专门调查显示,高校教师除了要面对社会转型和教师职业特性带来的巨大压力外,还要面对高校改革发展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结果是教师普遍在生理、安全、感情、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上无法得到满足,大大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因此,要加强人文关怀,把关心教师、理解教师、爱护教师落到实处,让教师的工作生活轻松充实。始终坚持以人文关怀为主线,开展富有特色的主题建家活动:建好主人之家,将人文关怀落实到维护教职工的民主权利中,增强教职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建好发展之家,将人文关怀落实到促进教职工成长中,增强教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成就感;建好健康之家,将人文关怀落实到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中,使教职工拥有旺盛的精力和高昂的工作热情,增强教职工的幸福感;建好爱心之家,将人文关怀落实到为教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在解决实际困难中,增强教职工的安全感、温暖感。工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调节教职工的心理,吸引教职工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共同构建和谐校园。
四是着力抓好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要切实关注青年教师的利益需求,认真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如职称评审、工资晋升、职务津贴、住房分配、访学进修、出国留学等,青年教师在这方面相对来说是“弱势群体”。要从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时刻把他们的需要和冷暖放在心上,发自内心地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鼓励他们,同他们谈心、交朋友,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扰。真正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思想道德建设寓于多做实事、好事的实际工作中,在为青年教师的服务工作中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感召力和影响力。通过举办“青年教师联谊会”、“课堂教学竞赛”、“教学科研经验交流会”,加强对青年教师高尚师德的培养,增加对教师师德的考核和评价、撰写师德体会等内容,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迎接挑战,在教学实践中快速成长。